7月22日下午3时30分左右,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的挪威政府办公大楼发生大爆炸,已造成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约一小时后,位于奥斯陆西郊的于特岛又发生了一起恶性枪击事件,造成84人死亡。爆炸造成政府办公大楼楼面严重受损,几乎全部玻璃被震碎,楼底层向上冒出白烟。沿街数百米散落玻璃碎片和石屑,办公大楼周围的财政部大楼、石油部大楼等建筑也受到影响。
警察初步调查,发现嫌疑犯于今年5月曾购买6吨化肥,一些挪威媒体说,嫌疑犯爆炸所用炸药由化肥制成。
特定类别的化肥(一般指的是以硝酸铵(NH4NO3)为主要原料的氮肥),可以用于制造炸药。嫌疑犯通过化学提纯将硝酸铵(NH4NO3)分离出来,制造出用于生产爆炸物的高纯度硝酸铵(NH4NO3)。硝酸铵和燃料油(汽油或柴油)以一定比例混合可制成铵油炸药。制造过程和组成简单、成本低廉。制造过程是一个物理吸附过程,只需适当温度和搅拌,一般不需要特殊技术和设备。
铵油炸药的基本组成是:硝酸铵94.5%,柴油5.5%。其中硝酸铵是氧化剂,柴油是可燃剂,也有敏化作用。铵油炸药是一种钝感炸药,爆炸能力较低,通常需要采取传爆药柱等强力手段才能可靠起爆。
铵油炸药在工业爆破中应用始于本世纪50年代,并很快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国家大量应用。实际上,我国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生产以硝酸铵94%、废机油 6%组成的“油铵炸药”(这就是一种铵油炸药),大量用来装填地雷、手榴弹和炸药包。现代铵油炸药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于主要原料多孔粒状硝酸铵的使用。
铵油炸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起初,它仅仅用于露天爆破作业,随着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应用、有效装填方法的开发、起爆方式的改进及最佳配比的确定,铵油炸药也逐步在地下爆破开采中应用。现在和将来,铵油炸药都是一种主要的工业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