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无需外部加热!电驱动氨分解技术突破,低温高效制氢时代来临!

2025-07-15 10:25

无需外部加热!电驱动氨分解技术突破,低温高效制氢时代来临!

image.png



引言

image.png

"氢能时代的关键突破来了!上海交大团队在《ACS Catalysis》发表新研究成果,开发出电驱动氨分解(EADR)新技术,仅需230℃就能实现85%的氨转化率,能耗直降75%"



技术突破

image.png

"传统热催化(TADR)需要400℃以上高温,而新型电驱动技术(EADR)通过SiC半导体稳定电场,配合Ru/Al₂O₃催化剂,在230℃就能实现高效分解。

图a-f展示了单晶硅氢化催化剂的基本形态。单晶中的紧密堆积的SiC颗粒赋予了催化剂高机械强度,而良好的涂层与SiC单晶之间的结合确保了电流的传输。如上图所示,与TADR相比,EADR显示出更好的H2生成能力。在EADR中,以424 ml/min流速实现了3.24g·Lcat.-1·min-1的H2产量,并且仍然观察到改进的趋势。具有更好机械强度和H2生成能力的单晶硅氢化催化剂将使EADR更加实用。



性能对比

image.png

传统热催化:188W对应85%转化率;电驱动技术:41W对应同等转化率;能效提升达62.4%。

如图a所示,所有催化剂的EADR活性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单调上升。2Ru/Al2O3-SiC显示出最佳的EADR活性,在3W的电输入功率下被激活,并在10W(约230℃)时达到85%NH3转化率。图b,c直观地展示了2Ru/Al2O3-SiC与文献中选择的先进催化剂在EADRTADR之间的全面比较。在TADR中,2Ru/Al2O3-SiC275℃时被激活,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增加。催化剂的T80NH3转化率为80%时的温度)高达约510℃。即使在TADR中的先进催化剂中,T80也仅略低于400℃,除了一个电场辅助的NH3分解研究达到了327℃的温度。然而,与TADR中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Ru/Al2O3-SiCEADR显示出约225℃的T80,并且活性接近于相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平衡转化率(图c)。



核心机理

image.png

降低N₂脱附能垒(Eₐ从81.3→3.1kJ/mol);促进质子迁移,避免催化剂失活。

国内外普遍认为,电子向Ru-N反键轨道的捐赠和质子从金属-载体界面在N-H键断裂处的跳跃对于N-N重组以及ADR中氢中毒的缓解至关重要。实验表明,高效的EADR主要来源于载流子增强的活性。人们认为电场不仅促进了电子转移以激活吸附剂-金属键和N-N重组,还促进了质子从金属-载体界面跳跃以断裂N-H键,从而缓解了氢中毒问题,如图所示。这些效应降低了活化能垒,促进了产物解吸,并再生了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EADR的活性。



应用前景

image.png

由于NH3分解的电气化方法突破了催化温度限制,导致能耗减少了4倍以上,预计通过利用低能耗的绿色能源,将克服使用NH3作为绿色H2载体的主要障碍。此外,蜂窝式单块催化剂的EADR提供了一种更紧凑、可靠的氢气生产策略,这正是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所需要的,最终为FCV的大规模普及铺平了道路。


END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4c06371


选自微信公众号 氨气与绿色氢能科普